士匄后继又让范氏的部队攻了四次,总算是攻了上去。
等范氏的士兵上了“章台”,他们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不足百人的郑军,并且这些郑军里面伤患占了多数,暴怒下将之斩尽杀绝。
“‘台’无梁木,方才攻上。”中行偃这是在揭短咯?
范氏士兵的确是在上面没丢下檑木之后才攻了上去,前面的消耗让他们付出了六百来人的死伤。
只是攻打“冯”,范氏失去了五千多的战斗力,等于南下的那个范氏“师”彻底残了。
这个开局对范氏来讲就是一个悲剧,连带赵氏的那个“师”也是损失惨重。
另外,赵武之前已经向国君请求退出作战序列,得到了来自国君的允许。
那么也就是说,接下来的南征战事跟赵氏无关了。
所以,赵武没有听从吕武的意见调来新的部队补充,想要的是退出这一次南征。
赵武是在事情成为最终定居才去找吕武进行解释,什么赵氏底子薄,调兵需要的时间太久等等,理由讲了一大堆。
吕武听后只是笑笑。
建议嘛,讲了别人不听,有什么法子?
只不过,以后赵武很难从吕武这里得到什么建议就是了。
吕武需要进行思考的是国君为什么允许赵氏退出南征序列,开了这个口子之后,再遇到哪个家族想要退出,又该怎么进行处置呢?
大军在“冯”这边进行驻扎,等待后续消息的传来。
算上先行南下的士匄和赵武,他们已经在“冯”前前后后待了超过一个月,期间郑国“新郑”那边没有联系晋国,传来楚军要北上的线报。
郑国得知晋国召唤小弟到“虎牢”会盟是三四个月之前,楚国得到消息的时间会晚一些。
郑国和楚国都是在晋军南下消息被确认之后,才有了各自的动作。
某次会议上,吕武说道:“郑必以为‘冯’可阻挡我军南下,‘新郑’方才装聋作哑。如今‘冯’已陷落,不日郑使必来。”
聪明人不止吕武一个,只是吕武提出来的时机太过于正确而已。
这个时机讲的是,列国君臣有些蠢蠢欲动。
范氏和赵氏打一个“冯”能付出那么重大的伤亡,会让列国君臣以为晋国又要不行了。
赵氏后面退出了作战序列,好像是近一步证实了列国君臣的猜测。
国君想看看这些小弟中,有哪个不知死活的诸侯国想要蹦跶,或是谁会跟楚国那边暗通款曲。
士匄要从“祭”调来一个新的范氏“师”。
其余“卿”配合国君的操作。
他们才在“冯”被攻陷之后止步。
当然,最为重要的一点是,晋国这一次南下没想跟楚军正面硬撼,继续南下顶多也就是稍微逼近“新郑”吓唬一下郑国,也许郑国就立刻投降了。
中行偃笑呵呵地说:“当如上军将所言。我等,静待佳音便是。”
国君笑着颔首。
晋国的其余“卿”看上去风轻云淡,没有丝毫的紧张感。
他们的表现被列国君臣看在眼里。
吕武看了一眼士匄和赵武,环视一圈列国君臣,看向齐国执政崔杼,问道:“如齐军攻‘冯’,当如何?”
崔杼也许没想到吕武会跟自己讲话,给稍微一个愣神,再像是很认真地思索了一小会,说道:“非战之罪也。”
吕武又问了卫国、宋国的人。
回答的人都跟崔杼一个答案,也就是换作他们攻打“冯”的话,直白承认根本就打不下来。
他们根本是有过相关的讨论,单独一家有答案,会以为只有自己不行,认定晋军付出惨重伤亡的代价才打下“冯”代表虚弱。
那么,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答案,不是他们自己一家单独弱小,是有一家算一